基因中心在水稻種子萌發(fā)的表觀遺傳學調控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時間:2023-12-25 17:58 來源:基因中心 【字體:大 中 小】
分享到:
近日,基因中心植物種質資源團隊在植物科學期刊The Plant Journal(中科院一區(qū),IF=7.2)上在線發(fā)表題為“OsJMJ718, a histone demethylase gene, positively regulates seed germination in rice”的研究論文,揭示了水稻組蛋白去甲基化酶基因OsJMJ718調控種子萌發(fā)的功能及作用機制?;蛑行臑檎撐牡谝煌瓿蓡挝?,賈俊婷博士為論文第一作者,劉軍研究員為論文通訊作者。
種子萌發(fā)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水稻植株生長發(fā)育和產量,但種子萌發(fā)的分子機制比較復雜,組蛋白修飾介導的表觀遺傳調控機制尚不完全清楚。研究團隊近期發(fā)現OsJMJ718基因正調控水稻種子萌發(fā),并揭示OsJMJ718通過介導靶基因上的H3K9me3去甲基化,影響ABA和乙烯信號轉導途徑,從而調節(jié)水稻種子的萌發(fā)。該研究不僅為解析水稻種子萌發(fā)提供重要的理論參考,也將為水稻分子育種提供重要的基因資源。
本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重點研發(fā)專項、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等多個項目的資助。
原文鏈接:http://doi.org/10.1111/tpj.16600
OsJMJ718調節(jié)水稻種子萌發(fā)的模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