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蜜臀,欧亚乱熟女一区二区在线,亚洲成a人片77777kkkk,日本肥老太成熟

手機版
手機版二維碼
微信
手機版二維碼
  首頁 > 院所動態(tài) > 科研進展

資環(huán)所在不同水稻品種硒積累和分配機制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時間:2022-06-15 16:33 來源:資環(huán)所 【字體:

  近日,資環(huán)所土壤與肥料研究室在國際學術期刊Journal of Cereal Science(JCR大類二區(qū))發(fā)表題為“Comparation of Se accumul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two rice (Oryza sativa L.) cultivars with high- and low- Se efficiency as affected by exogenous application of selenite”的研究論文,揭示了灌漿過程中硒高、低效水稻品種累積硒的差異特征。資環(huán)所易瓊博士為第一作者,張木研究員為通訊作者。

  硒是人類和動物健康必需的微量元素,在維持人體免疫系統(tǒng)健康和降低疾病風險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膳食中適當補充硒是攝入硒的有效途徑,稻米是最佳選擇之一。但不同水稻品種間硒的積累和分配存在較大差異,其具體機制尚不清楚。該論文闡明了硒高、低效水稻品種間硒積累與分配的差異機制,為水稻增效富硒生產(chǎn)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撐。研究表明,水稻莖稈節(jié)在將下部硒向地上部轉運過程中起到“泵”的作用,高累積水稻莖節(jié)擁有更強的硒轉運載體蛋白(NRT1.1B),確保能將更多的硒上行運輸;灌漿過程中,硒高累積水稻品組織內硒與其它多種類礦質元素同步向籽粒轉運過程中擁有更加友好的協(xié)同運輸關系;硒高效水稻籽粒中硒優(yōu)先分布在非胚端,進而優(yōu)化了籽粒硒的存儲空間。

  本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農(nóng)業(yè)現(xiàn)代產(chǎn)業(yè)技術體系等項目資助。

  文章鏈接:https://doi.org/10.1016/j.jcs.2022.103475

圖片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