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衛(wèi)所在鵝星狀病毒(GAstV)的流行特點、感染及復制機理研究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近日,動衛(wèi)所禽病研究團隊在鵝星狀病毒(GAstV)的流行特點、感染及復制機理等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第一單位在農林科學國際期刊Poultry Science(中科院大類一區(qū))上發(fā)表。
一、在廣東省鵝星狀病毒(GAstV)的流行特點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GAstV引起的致死性雛鵝痛風病疾病仍是我國養(yǎng)鵝業(yè)疫病防控面臨的巨大挑戰(zhàn),其可導致雛鵝生長抑制和痛風發(fā)生,造成了較大的經濟損失。為了解廣東省GAstV的流行特點,本研究整合分析了2022-2024年間多地市養(yǎng)鵝場共682份樣品。結果顯示,所有樣品均為GAstV陽性,且GAstV-2仍然是優(yōu)勢基因型毒株。本研究共分離到3株GAstV,與GDYJ2304分離株和其他已報道的GAstV-2毒株相比,GDYJ2210分離株的ORF2區(qū)域缺少3個堿基,且復制能力顯著高于增強。
相關成果以“Isolation, identification, and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goose astrovirus causing acute gout in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為題發(fā)表于農林科學國際期刊Poultry Science。團隊向勇博士為論文第一作者,碩士研究生陳玫婷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李林林研究員為論文通訊作者。
圖1 GAstV-2 GDYJ2210分離株ORF2基因缺失定位
二、在GAstV-2的感染及復制機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目前關于GAstV感染及復制的分子機制研究進展尤其緩慢。VP70作為GAstV的結構蛋白,與病毒的侵入和復制密切相關。為了更好地了解VP70在GAstV-2感染中所發(fā)揮的作用,本研究以鵝胚原代腎細胞為研究平臺,結合免疫沉淀和質譜分析的方式去捕獲與VP70發(fā)生互作的宿主分子。結果顯示,細胞波形蛋白(Vimentin, VIM)是VP70的宿主結合伴侶之一,VIM可通過與VP70相互作用以正向調節(jié)GAstV-2的復制,且VIM-VP70的互作和完整的VIM網格結構是GAstV-2高效復制所必需的。本研究為GAstV致病機制的深入探索奠定了重要的理論基礎。
圖2 VIM重排作為結構組織者維持病毒復制復合體的完整性并促進GAstV-2的高效復制
相關成果以“Cellular vimentin interacts with VP70 protein of goose astrovirus genotype 2 and acts as a structural organizer to facilitate viral replication”為題發(fā)表于農林科學國際期刊Poultry Science。團隊向勇博士為論文第一作者,廖明教授為論文通訊作者。
上述研究得到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十四五”廣東省農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十大主攻方向“揭榜掛帥”項目、廣東省農業(yè)科學院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項目、廣東省農業(yè)科學院優(yōu)秀博士人才引進項目及豬禽種業(yè)全國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等項目的支持。
原文鏈接: